前兩天到一位朋友家,發現朋友的AV系統設置很有問題,沒有設置到最佳狀態。因為其聽音環境也有30多個平方,所以感覺很明顯,聲音感覺有點亂,很不到位的。 微信號:860275582

  相信很多AV燒友入手系統后七手八腳將6只音箱擺放好,接好功放喇叭線就開始盡情的感受影院效果。如果系統素質不差,應該效果基本上也不會差,但未必是最佳狀態?,F在很多高端功放都帶有麥克風收音自動調節功能,只要讓功放自動設置完畢后就可以。但始終因很多因素,比如當時系統在進行收音設置時的環境雜音等某些因素都會對設置不完美。那么我們應該對系統如何進行最優化的設置呢? 微信號:860275582

家庭影院買來就完了?教你如何調校完美效果

  1首先按你的房間布置格局盡量滿足環繞聲的音箱擺放標準,也就是6個聲道的音箱位置與聽音位的距離相等,相信這個除了有專門的影音室之外,一般的家庭是很難做得到。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430.html

  標準的聲道布局: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430.html

  一般的家庭布局: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897.html

  以上2種布局是一般家庭最常用的方法。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430.html

  

微信號:860275582

教你:影院買回來后,應該如何設置?(原創)

 

轉自laowoniu.com

  

教你:影院買回來后,應該如何設置?(原創)

 

  

教你:影院買回來后,應該如何設置?(原創)

 

  2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方法的主音箱、中置、環繞、低音炮到聽音位的距離都不一樣。這樣的話會產生如下問題:

  1.各聲道聲音的音量不平衡

  2.各聲道聲音傳播到聽音位的時間不一致

  出現以上的2個問題我們就得去調整功放的各聲道音量和延時。聲道音量調節就相對比較簡單,但延時就不一定能真正理解。

  3首先說明一下聲音傳播速度,大家應該都知道音速為340米/秒,聲音的速度會隨著空氣溫度及空氣壓力而改變的,而且在不同的頻率段聲音的波長也不同,這個我們就忽略不計了。

  功放、DVD及多聲道AC3/DTS解碼器里的延時設置通常會用到:CM,FEET,MS(厘米、英尺、毫秒),如果我們就按以上2個一般家庭最常用的布局方法來設置聲道延時的話,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設置呢?

  是不是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簡單,有多少人是按以下的設置的?

  主音箱左右各:330 cm

  中置:300 cm

  環繞左右各:200 cm

  低音炮:400 cm

  以上這樣設置是錯誤的。其實DVD和功放里的延時設置不是讓你將各聲道到聽音位的距離設置進去,而是需要你設置延時的距離,不要誤解了。

  應該這樣來設置:將距離最遠的設置為0cm,即是無延時。按我們以上的圖示數據看出低音炮距離我們是最遠,是400cm,所以我們將低音炮設置為0cm延時,以其為參照,再進行其它聲道的延時設置:

  低音炮:0 cm

  主音箱左右各:70 cm

  中置:100 cm

  環繞左右各:200 cm

  這樣設置才是正確的,我們是以最遠的為參照,再將400減去相對的一段距離得出的就是需要延時的一段。比如說在一爆炸畫面中,低音炮與主音箱、中置都發出聲音,假如我們不設置延時時,我們先聽到的應該是最近我們位置的聲道,也就是中置,然后到主音箱,最后是低音炮,這樣的話,聲音就變得亂了,我們是先聽到“唪”,然后再是聽到“轟”一聲。如果我們設置了延時,將主音箱與中置都相對低音炮延遲一點發出,當炮傳來70cm時主音箱開始發出同一畫面的爆炸聲,當炮的聲道傳到了100cm時,中置再同時又發出聲音,這時他們已經在同一距離同時將聲音傳播到我們的耳朵,我們聽到的就是一聲干凈結實響亮的爆炸聲了。

  所以延時設置對聽音范圍越大,效果影響就越大,特別是環繞的連慣性,除了使用同樣配置的喇叭外,對延時設置也有很大關系。必須要適當設置好延時數據,這樣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影院效果

  4上面我們談到了延時設置,日系功放或DVD很多的延時設置單位是ft(英尺),也有些是in(英寸)。這個單位我們可能用得比較少,其實也是長度單位,他們之間的長度換算是:

  1 ft = 12 in

  1 ft = 30.48 cm

  1 in = 2.54 cm

  有了這個換算,我們就可以對其的延時單位進行設置了:

  低音炮:0 ft

  主音箱左右各:2.3 ft

  中置:3.3 ft

  環繞左右各:6.6 ft

  當然ft單位的精確度沒有cm單位的高。

  

  5​接著就是歐美比較常用的單位標準ms(毫秒)。這個單位在很多進口功放或DVD里是比較常用的,但也有些國產機使用進口的芯片,所以設置大同小異,單位都一樣。ms是一個更直接的單位了,上面我們已經談過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米/S,1秒=1000毫秒,那么我們就能得出聲音傳播速度是:34cm/ms。ms單位的朋友可以這樣設置:

  低音炮:0 ms

  主音箱左右各:2 ms

  中置:3 ms

  環繞左右各:6 ms

  有些功放除了各聲道的延時設置功能以外,還有一個畫面與聲音同步的延時設置。這個是非常有用的,當你的聽音環境很大時,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問題,就會產生畫面與聲音不同步,這時我們可以將聲音延時提前,注意是提前不是延后。比如以上案例,我們是以低音炮為延時參考的,其實在400cm的距離里,畫面與聲音的相差有大約12ms的延時,也就是你看到爆炸畫面12ms后才會聽到爆炸聲音。而這時如果你的功放有此設置功能,可以將畫面與聲音同步設置為-12ms,也就是聲音在畫面12ms前發生。當聲音傳播到我們的耳朵時,剛好畫面就同步產生。

  同時我們知道,現在一般的電影格式是 24幀/S 的,有些運作大片達到 30幀/s,而每一幀的時間相隔是:1000毫秒/30幀,大約為33ms/幀(每一格畫面)。也就是說,在我們一般的聽音房間里看30幀/秒的畫面,延時可能可以忽略不計的,除非你的聽音距離有11米以上,才會產生一格畫面的延時。所以在很多中低端的功放都沒有畫面與聲音延時的功能,沒有必要在意。

  更多家庭影院知識,盡在中國家庭影院網(www.jokopic.com),官方微信:hdavcomcn,或搜索家庭影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