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化的電影院走入普通家庭的影音技術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430.html
THX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4430.html
www.jokopic.com
我認為現代家庭影院的開始應該從THX®標準的被引入算起,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www.jokopic.com
說起大家耳熟能詳的THX,喬治盧卡斯與Tomlinson Holman經過多年的準備,終于在1983年推出了第一部全程采用THX標準制作的星球大戰影片:《絕地歸來》,這其實也已經是他的第三部星球大戰影片了。 微信號:860275582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1764.html
微信號:860275582
THX標準一開始的初衷是致力于改善商業影院的影片播放效果。只要影片的制作和播放都遵循THX標準,將觀眾帶入完全的故事體驗中,如同當初在電影工作室中被創造出的一樣。
http://www.jokopic.com/play-hometheater/1764.html
那么當THX完成了對整個電影產業的改造以后,理所當然它將目標指向了當時當剛剛興起的家庭影院市場,時間是1991年。此時的家庭影院尚未有權威的標準出 現,而且家庭觀影環境當然比商業影院更復雜,效果更差??紤]如何切入家庭影院這一領域也成了THX首先需要考慮的事情。這個時候,剛剛更換了高層并且決心 大舉從Hi-Fi進入家庭影院領域的安橋,與同樣是家庭影院新軍的THX互相拋出了橄欖枝。兩者決心共同合作推出如同家庭影院控制中樞的A/V功放。
1994年,第一臺THX認證的家庭影院功放面世—安橋的TX-SV919。至今,安橋依舊是與THX合作最緊密的公司。
Dolby Digital 5.1
說起大名鼎鼎的杜比實驗室應該無人不知,這家1965年創建的公司一直致力于聲音處理和編碼壓縮的研究??梢哉f沒有杜比就沒有現代有聲電影。如果說THX致力于如何獲得良好的電影播放效果20年,那么杜比就是致力于如何將聲音編碼,存儲,傳輸和解碼40載。
在1992年之前,杜比的環繞聲電影音軌都是以2聲道的模擬格式儲存在35毫米膠片上,再通過矩陣還原為左,中,右,后四個聲道。隨著蝙蝠俠歸來,這部蒂姆 伯頓導演的經典蝙蝠俠影片的上映,一個嶄新的音軌格式走上了歷史舞臺,它就是Dolby Digital(又稱AC-3)。這也是第一個采用數字編碼的5.1格式的音軌,從此影院的聲音進入了數字時代。
隨著帶有Dolby Digital格式音軌的家用LD,DVD影片越來越多,安橋順應潮流,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支持Dolby Digital解碼的TX-DS939功放。
7.1聲道家庭影院
更多的聲道一直是音效制作者所追求的,更多的聲道意味著更多的環繞信息,更強的包圍感以及更清晰的聲音環繞軌跡。在Dolby Digital 5.1的基礎上,杜比實驗室和THX盧卡斯影業一起開發,并在1999年推出Dobly Digital Surround EX。第一部采用這個格式制作的影片大家可能也猜到了,那就是當年發行的第四部星球大戰:《魅影危機》。
這個格式的主要特點就是除了基本的5.1聲道以外,增加了一個后環繞聲道,這個聲道也可以被矩陣還原為左和右后環繞聲道,最終實現7.1聲道輸出。
隨后發行的星球大戰電影的DVD版本中,理所當然的帶有這個格式的音軌。怎么辦,家庭影院當然也要跟上商業影院的腳步,安橋于200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 支持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的7聲道功放TX-DS989,從此家庭影院進入了7聲道時代。
HDMI 1.3
你知道嗎?在2007年之前,您聽到的所有的聲音都是采用有損壓縮格式壓縮的。由于制定DolbyDigital,DTS標準的那個時代的技術限制,聲音的 壓縮和存儲都采用了有損壓縮技術,犧牲了一些人耳不敏感的頻率段和細節,換取了較小的容量和較小的傳輸帶寬。使得當時市場流行的DVD能夠容納這些格式的 音軌,碟機的光纖或者數碼同軸口能夠傳輸這些格式的音頻到功放進行解碼。 不過即便如此,一部全碼DTS(1.5Mbps)影片的音軌容量也能達到1個G左右,影片不得不以D9的形式進行發行,技術和媒介的升級迫在眉睫。
隨著Blu-Ray藍光碟在與HD-DVD的次世代格式大戰中逐漸取得了上風,HDMI接口的標準也升級到了1.3。從此DolbyTrueHD,DTS- HD Master Audio這些采用無損壓縮格式制作存儲的高清音軌,第一次可以通過HDMI接口傳輸到功放中,通過處理能力最強的影院功放進行解碼,把原汁原味的電影音 效細節,最終帶給觀眾。這里順便要提一下,DTS-HD Master Audio的最高碼率達到24.5Mbps,達到普通DTS的16倍,如此大的信息量,對于功放的處理能力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2007年,第一臺HDMI 1.3 ready的家庭影院功放,安橋的TX-SR805問世。
HQV
許多人認為在1080p的藍光電影普及,甚至是4K電影到來的今天,視頻處理芯片再無用武之地。這實際上是一種比較片面的看法,在實際生活中,您仍然有許多 老舊的視頻設備,比如DVD碟機,古老的游戲機,甚至是錄像機,以及一些存儲設備上的懷舊視頻,仍然是采用非高清的視頻格式,甚至很多采用了隔行掃描的方 式錄制存儲的。在沒有HQV處理芯片的設備上播放時,會產生畫面模糊,物體輪廓邊緣產生鋸齒,以及俗稱"拉絲"的去隔行掃描失敗現象,嚴重影響了觀看。經 過HQV芯片的處理,這些存在于非高清視頻中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而且還能將分辨率提升到1080P的高清級別。即使是高清視頻信號,HQV也能對畫面做 一定的降噪,矯正以及強化,以獲得最佳的觀看效果。
說起HQV,它也是一項命運多舛技術,出自Silicon Optix這個半導體公司,隨后于2008被IDT收購,最后在2011年被轉讓給了現在的芯片界巨頭-高通。所以說現在HQV® 是屬于高通的一項專利技術。
HQV(全稱HollywoodQuality Video™),顧名思義,是一項致力于重現好萊塢影片畫質的技術,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家庭影院自然也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2007年,安橋的TX-NR905第一次搭載了這個技術。
注:本文轉載自admin,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